某生物质新能源集团从辉煌到一地鸡毛的反思
1、盲目扩张,过渡自信,贷款投资,收益等于零:从2017年到2021年,从某南方贫困省区、中西部地区总共建设了四个项目,布局了10个项目。投入
1、盲目扩张,过渡自信,贷款投资,收益等于零:从2017年到2021年,从某南方贫困省区、中西部地区总共建设了四个项目,布局了10个项目。投入简单估算8个亿,基本上都是融资租赁+银行贷款,财务成本很高了。目前三个停运,一个运行的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经营。如今成为非正常回报的项目,融资本息的偿还,遥遥无期了。目前四个项目,都已经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了,股权冻结了。灾难性的投资扩张。战略失误,战术失误。
2、 失去诚信+资金链断=企业停产:经营和扩建的资金,全部来自于融资贷款,融资租赁需要按照季度返还的,银行贷款也是按照年度归还利息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还要维持工人工资,在没有进入补贴目录和补贴拖欠,以及政策不明朗的时候,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资金捉襟见肘,于是对设备供应商、材料供应商、燃料供应商开始赊欠,时间久了,账总是要还的,许诺的期限一次又一次的变更,渐渐的客户开始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集团的信用度逐渐下降。早起银行的贷款,也还不上了,没有新的资金流入了,东墙也没有了。没钱买燃料,造成生产不正常,后续没有电费收入,企业不得不停产。陷入恶性循环。
3、 痴迷政策痴迷自己的经验,赌徒似的思维和操作:国家从2017年开始,第7批补贴目录迟迟不征集,政策上出现异常,同行业老大凯迪出现债务暴雷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补贴国家一定会给,但是没考虑国家的承受能力、补贴时间、政策变化,风险可控性没有收紧,盲目乐观的发展。在北方某地建设的多个双机组项目没有进入补贴目录,一边满发满供的算计补贴,另一方面冒险推进南方的项目。如果稳一稳,期待第7批补贴目录出现,或者北方项目全部纳入国家补贴目录后在建设南方项目,还能留有余地,起码保住半壁江山。在一方面过于痴迷自己的设计、安装、运维的技术力量,另外扩张后没有考虑到摊子大了、地域不同了,你的设计安装运维是不是还有优势?优质转为劣势,甚至成为了烈士!实际上最终也没有省了钱,反而每个建设项目工期增长了1倍,投资增加了2000万。
4、 过渡管理,浪费工期,浪费人力:管理上来说,人力资源成本过高,近3000人的集团,每天的费用可想而知。总部400多人,并且高管太多(高薪太多),为了显示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出现内耗太大,扯皮严重,审批流程太长,效率太低。民营企业非得搞国有体制管理,外来的秃子也当和尚念洋经,水土不服。本身来说,人多江湖多,山头主义,本位主义严重。本身就是一个捡柴火烧锅炉的的行业,偏偏弄成什么高大上的总部,俗话说庙小妖要风大,水浅王八多,还是闲人太多。项目建设上来说,摊子过大,招聘各种人来,良莠不齐,不少外来人员出工不出力,本公司人员的工资和外聘工资差别太大,积极性严重降低,工程质量也是没有保障,靠开会督促,靠下文件考核抓,本应该各负其责的工作,成为婆婆多,指挥多的局面,导致建设工期过长。不少高管,外行指挥内行,工期谋划不好,战线太长,项目不可控的因素较多。过于相信外聘高管,引起老职工的不满。
5、没有算好经济账,补给能力弱,导致 各种成本过重:融资的利息过高,集资的利息过高(员工借款、住房贷款、信用卡透支),人力资源成本过高。机组满发满供,收支不平衡(发电成本高于上网标杆电价,现金流为负值,越转钱越少)。造成负债过重。如果把钱比喻弹药,长期战争的弹药,在短期遭遇战中就消耗尽了,补充能力全靠借,后果可想而知,无力继续持续作战了。补给能力不够,持久战和大规模的建设不可行了。
6、看家的 任督二脉伤了:任脉的丹田元气不足,不要用优质资产去赌命。大本营煤泥涨价,发电成本高,靠冬季供暖贡献资金流的现状改变了。又因为北方供暖效果连续不好,集资造成民愤极大,构成不稳定社会因素,大本营贷款逾期。如果不以大本营贷款、职工集资,只用大本营的净利润去投资,则大本营能保住。供暖市场不稳定,民心工程不暖心,政府收回供暖经营权,供暖收费没有了,优质资产失去了。督脉岔气,后心发凉,伤了民心。补贴迟迟不到位,用补贴来保障职工贷款、集资的看不到希望,造成人心不稳,失去信誉、职工罢工。有的项目出现总经理离职、职工起诉,反目为仇。另一项业务隔墙售电业务,也失去了,高额利润失去了。你生产不正常了,给隔壁企业的供电也不正常了,人家只好寻求稳定的供电大户了,毕竟来说,安全稳定才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
7、 股权构架设置有问题,融资贷款联保,造成一人违约,多地塌方:债务和优质资产缠绕,互联互保,无法分割出来。三大块业务,大本营+南方+北方项目,没有正常分割独立。当出现债务情况,舍车保帅的后手也没有留,老根也没有保。股权构架出现问题,一人担任多法人,一人制公司股东连带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又连带各下属公司,债务风险出现,不能独自保命。比如:北方某公司出现建设工程款违约,起诉后会连带总部一起起诉,执行中会冻结总部下属公司的子公司--南方某工公司的股权、账户。
8、高管的利益不平衡,收入不公平,决定权受限:同样的平台,不一样的待遇。外聘的几十万,内部的十几万。财务职能垂直管控,生产职能垂直管控,人资职能垂直管控。总经理没有决定权。录用临时用工,需要上面批,临时救济款,也得集团上面批。过渡干预,怎能不乱。总部的管理,服务没有定位好,指导也没有做好,整天演戏,乱指挥,管理混乱。淡化弱化了下面总经理的权利和职能,不实事求是,不接地气,怎能搞好下面的实体企业。
9、、 进入南方发展时机不对,模式不对:南方某省,桉树资源丰富,树皮便宜,上网标杆电价高,确实是块宝地,但是发展太晚了,补贴政策出现了变化,国补退坡趋势来了。北方模式:生物质双机组的模式不可取,北方供暖来说两炉子单机最佳。从经济上来算,两台机组(30MW)满发满供,一年发电量3-4亿度电,则国家不可能一直每年给你一个项目过亿的补贴钱。南方模式:不考虑供暖,单机单炉,工业园区有蒸汽用户,可以考虑单独上一台供热锅炉做补充。如果项目的设备都是融资贷款,这种模式是必须认真测算经济效益,才好决定建设不建设。另外还得考虑其他成本,用地110亩地就好,办公楼、公寓、食堂等,挨边靠墙的,不能用地动辄200亩地规划,属于浪费土地,省出来的几百万的土地款也不少,建设成本就是一点一点节省的。建筑设计,安全够用就好,不要把大门、厕所设计的很漂亮,办公楼设计的和政府办公楼那样气派,甚至办公家具买的全部是红木家具。纯属浪费。主通道宽点两辆车并行就可,其他通道、燃料区域的地面硬化不要一次性的投资过大,属于建筑浪费,够用就行。项目投资,超出1.5个亿,就得慎重了。
10、出现经营问题, 补救措施要务实,光靠忽悠砸了大家的饭碗:解决职工的房贷,避免失信。几千万的事情,提前解决,拖着总不是办法,一来减少利息支出,二来缓解职工矛盾。职工一辈子的房产,在法律违约面前当了儿戏,可以说是丢了人品,不好听的话,丢了啥心。职工闹起来,上访起来,政府总是要维稳的,企业管理要有措施的,惹恼了政府,不好收场的。另外以时间换空间的等补贴,最终失败了,少上两个项目,也要还清大家的集资,这才是正道。用等补贴,等合作,等混改,等破产重组的路子,注定是失败的。信心和信誉没了,企业经营无从谈起。职工离职,在起诉,企业最终赖账,设备闲置两年,人员流失严重,就成为烂摊子了,一地鸡毛了。
结尾:只是面上的,几年光景,做梦一般,深层次的不想触及,那就是权和钱,不是谁都说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