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 50'
这张专辑并不像日后受到The Who巨大影响的朋克乐那样用简洁的方式表达着显见的叛逆,恰恰相反,《Tommy》用着趋于复杂庞大的
这张专辑并不像日后受到The Who巨大影响的朋克乐那样用简洁的方式表达着显见的叛逆,恰恰相反,《Tommy》用着趋于复杂庞大的音乐语言说着一个传奇的成长故事。
很难把这张专辑中的作品单拿一首出来聊,因为它是一张概念专辑,最显而易见的特点就是专辑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很强,每首歌联系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或几个完整的篇章,这是只有纵观全局才能理解的专辑。
汤森德想讲述的是关于一个重度残疾的孩子的事情,这就是Tommy,一个又聋又哑又瞎的男孩,从幼年被性侵到看着自己的母亲出轨杀死原配再到被培养起来成为一个弹球冠军,一张专辑讲述的事情可能是你我一辈子都碰不到的事情。
这张专辑的结构是仿效歌剧的格局,乐章式的进行、庞大的管弦乐团、繁复的和声编配,这些都为专辑的艺术性帮上了大忙,但同时又充斥着六十年代的迷幻摇滚。根据Pete Townshend的回忆,Roger Daltrey甚至专门训练自己的嗓子以能够唱出更轻薄柔软的童音,事实是他成功了,你很难把这张专辑中的Roger的声音和之后The Who数张专辑中他的硬汉音色相比较,判若两人。
专辑在日后被重复上演无数次,The Who本尊就一直有办专题演出,包括《Quadrophenia》也一样。但是不管怎么改编重演,这张专辑所能动大手脚的可能只有编曲了,比如改入些汤森德爱玩的极具潮流的电化音乐,但原版中的和弦、旋律、节奏乃至演唱的一个个细节都刚刚好,任何一次改编都很难比肩,即便只是像《I’m Free》中Roger Daltrey在句后的一个“小钩子”都可能是决定这张专辑成功的细节,所以除了因为录音技术不比现在发达所导致的一些听感问题外基本没有硬伤的。
《Tommy》确是一张具有启发性的专辑,除了音乐更是汤森德的哲思,他对于Meher Baba的崇拜和对其思想的思考在这张专辑中也能得以一窥,同时也有着Townshend对自己过去的那些见闻经历的总结,这种深思直到进入本世纪依旧萦绕在他心头,自传中的剖解和为了一探恋童癖究竟而亲自登上儿童色情网站,都是过去这些罪恶的转化。
Roger Daltrey也有着无穷的自信,也有着控制全场的能力,在这样一张基本就是Pete Townshend的主场的专辑中Roger一样能够控制住自己的位置并且为专辑更添大气,在电影中也同样维持着主角与明星的气概。
如果要用老套的形容词来叠加,我会说“这张专辑音乐宏大、激荡、感人又不失细腻”,但这么说毫无意义。
专辑最抓耳的除了Roger的忧郁嗓音、Pete的强力和弦、John的Thunderfinger和Keith的动力鼓槌外,更是那悦耳的和声,这应该是这张专辑最突出的地方,它抢走了故事情节和演奏的戏份,一举跃上主角宝座。四部和声让四位性格冲突的团员在这一刻合四为一,成为一支真正的整体,一同为Tommy发声。当然了,大量的器乐演奏部分也是同时期主流音乐所不太愿意做的事情,除非是Cream、Jimi Hendrix抑或是Pink Floyd等,毕竟这一点还是更符合专辑的一些有别于主流摇滚乐的设定。
他们急促的唱出Fiddle About,这一切都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正如《Baba O’Riley》为死去的嬉皮文化而唱的“Teenage Wasteland”,仿似有人透过那扇狭窄的门口往里窥探,不怀好意的眼睛窥探着门里的一切,黑漆漆的房间里Tommy看着或身着华服或一丝不挂的杂技演员们表演着可笑的表演。
Pete Townshend一直在矛盾着,从五十年前到五十年后,一直如此,他在专辑里诉说和倾诉,又是当事人又仿佛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他好像很迷茫又貌似找到了希望的方向,但回过头来看,他好像什么都没找到,他只是在回忆和纠结。就如我,好像站在一边评论着揣测着,但又何尝不是同他一样在摸索着无奈着甚至绝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