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信息网 > 锅炉知识 > 锅炉百科

2021江苏省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一、地域发展状况1.1地理和人口发展状况江苏,简称“苏”,省会南京,介于北纬30°45'~35°08',东经116°21'~121°56',总

一、地域发展状况
1.1地理和人口发展状况
江苏,简称“苏”,省会南京,介于北纬30°45'~35°08',东经116°21'~121°56',总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江苏跨江滨海,湖泊众多,地势平坦,地貌由平原、水域、低山丘陵构成;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西南部,东临黄海,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江苏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气候分明,以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为界,以北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截至2020年7月15日,江苏省共辖13个设区市、95个县(市、区),其中19个县、21个县级市、55个市辖区,743个乡镇(其中乡31个,镇712个),503个街道。县(市)中包含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3个江苏试点省直管市(县)。
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为84748016人,与2010年我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866094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6087075人,增长7.74%,年平均增长率为0.75%。
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3031586人,占50.78%;女性人口为41716430人,占49.2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我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1.52上升为103.15。
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2242383人,占73.4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2505633人,占26.56%。与2010年我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4870895人,乡村人口减少8783820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22个百分点。
1.2经济概况
1.2.1综合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719.0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36.7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44226.4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53955.8亿元,增长3.8%。预计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1.6万元/人。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全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4.4∶43.1∶52.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经济活力增强,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76936.5亿元,占GDP比重达74.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私营个体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2.5%,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6.8%。年末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333.4万户,全年新登记私营企业51.8万户;年末个体户855.6万户,全年新登记个体户207.7万户。区域协调发展有力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9.2%;沿海经济带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8.7%。
新兴动能显著增强。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7.7%,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6.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1.0%,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7.8%,比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4.7%;住宿和餐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增长191.9%。规上服务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17.5%和23.5%。
1.2.2农业
农业生产持续增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40.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4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8万公顷,减少0.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7.9万公顷,减少0.4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44.4万公顷,增加1.9万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达3729.1万吨,比上年增产22.9万吨,增长0.6%。其中,夏粮1373.8万吨,增长1.3%;秋粮2355.3万吨,增长0.2%。全年粮食亩产459.9公斤,比上年增加0.8公斤,增长0.2%。
林牧渔业总体平稳。全年造林面积4.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3.1%。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265.3万吨,比上年下降2.0%;禽蛋产量234.4万吨,增长9.3%;牛奶总产量63.0万吨,增长1.0%。水产品总产量489.2万吨(不含远洋捕捞),增长1.3%,其中,淡水产品355.2万吨、海水产品134.0万吨,分别增长2.3%和下降1.5%。
现代农业较快发展。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360万亩,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8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193.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全省高效设施农业面积96.7万公顷,增长3.6%;有效灌溉面积达422.4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万公顷;新增设施农业面积3.4万公顷。
表1 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江苏省统计局
1.2.3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恢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其中轻工业增长4.2%,重工业增长6.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增长3.5%,集体工业增长0.3%,股份制工业增长6.7%,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长4.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工业增长3.2%,民营工业增长7.7%。
先进制造业增势良好。全省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0.3%和8.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2个和2.8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37.4%和71.4%。分行业看,电子、医药、汽车、专用设备等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4%、12.2%、4.5%和9.8%。代表智能制造、新型材料、新型交通运输设备和高端电子信息产品的新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新产品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48.9%、42.0%、24.5%、22.3%和16.5%。
表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江苏省统计局
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0%,利润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6.0%、6.4%,均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8.3%。
建筑业稳定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5251.6亿元,比上年增长6.5%;竣工产值25483.0亿元,增长4.2%;竣工率达72.3%。全省建筑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3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为36.2万元/人,比上年下降0.3%。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67407.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7%;竣工面积77802.9万平方米,下降0.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7034.4万平方米,下降1.0%。
1.2.4服务业
交通运输业总体平稳。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增长2.6%,旅客运输量下降29.5%;货物周转量增长3.8%,旅客周转量下降39.8%。全省机场飞机起降44.5万架次,下降20.7%;旅客吞吐量3922.8万人次,下降32.9%;货邮吞吐量67.1万吨,增长4.6%。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9.7亿吨,增长4.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6亿吨,增长4.0%;集装箱吞吐量1895.0万TEU,增长0.9%。年末全省公路里程16.1万公里,比上年增加57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924公里。铁路营业里程3998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021公里,比上年增加508公里。铁路正线延展长度7225公里,比上年增加973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2044.4万辆,增长6.5%,净增125.2万辆。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1748.0万辆,增长6.2%,净增102.0万辆;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187.7万辆,增长5.0%,净增56.4万辆。
表3 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情况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江苏省统计局
邮政电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政业完成业务总量1699.5亿元,增长19.1%;实现业务收入919.5亿元,增长13.0%。其中,快递业完成业务量69.8亿件,增长21.5%。电信业完成业务总量9181.7亿元,增长21.7%;实现业务收入1029.8亿元,增长5.0%。全省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265.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897.0万户,电话普及率达138.3部/百人;年末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4.0万公里,增加1321公里;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756.8万户,增长4.8%,新增171.1万户;移动互联网传输流量109万亿GB,增长27.9%。
1.2.5教育和科学技术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75.2万件、49.9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8.9万件,比上年增长9.5%;发明专利授权量4.6万件,增长15.9%。全省PCT专利申请量达9606件,增长44.8%。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61.2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6.1件,同比增加6件;科技进步贡献率65.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335.8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全年省级以上众创空间达922家。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组织实施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共209项,省级拨款10.5亿元。当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042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保持在90%左右,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达163家,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已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72个。
科研投入力度加大。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5%, R&D人员89.0万人。全省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5人。各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中,政府部门属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达435个。建设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90个,科技服务平台27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78个,企业院士工作站126个,获批建设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67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7.4万人,在校生201.5万人,毕业生51.3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9.0万人,在校生24.4万人,毕业生5.7万人。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62.5万人(不含技工学校)。特殊教育招生0.3万人,在校生2.0万人。全省共有幼儿园7903所,比上年增加3.9%;在园幼儿254.1万人,增长0.1%。
表4 各阶段教育学生情况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江苏省统计局
1.2.6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省共有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15个,公共图书馆117个,博物馆345个,美术馆42个。共有广播电台8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1座,电视台8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100%。全省有线电视用户1522.4万户。全年出版报纸18.8亿份,出版杂志1.1亿册,出版图书6.9亿册。
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省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5746个。其中,医院199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8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16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53.5万张,其中医院拥有病床42.2万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6.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6.8万人,注册护士29.4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0.8万人,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3万人。
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江苏健儿在年度最高水平比赛中,获得金牌25枚,获银牌26枚,获铜牌41枚,金牌数列全国第四位,奖牌数列全国第三位。
旅游业发展受到影响。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4.7亿人次,比上年下降46.3%;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250.6亿元,下降42.4%。接待入境过夜游客77.0万人次,下降80.7%。其中,外国人51.6万人次,下降80.6%;港澳台同胞25.4万人次,下降80.9%。旅游外汇收入16.6亿美元,下降65.1%。接待国内游客4.7亿人次,下降46.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136.3亿元,下降41.5%。
二、产业发展模式和技术发展
2.1江苏省产业结构
图1 江苏省三大产业结构比例图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投资增速稳步提升。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0.3%。其中,国有及国有经济控股投资下降1.7%;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增长12.1%。民间投资下降0.8%,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68.8%。分类型看,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9.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7%。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427.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3855.7万平方米,增长10.4%。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7.0%,第二产业投资下降5.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1%。第二产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占项目投资比重为56.9%。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全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5%,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5.0%、23.2%和19.1%。第三产业投资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9.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1.6%,教育增长16.4%,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26.0%。
重点项目有力推进。信息、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5G基站7.1万座,基本实现全省各市县主城区和重点中心镇全覆盖。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居全国前列。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投入运营,通州湾新出海口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五峰山长江大桥、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徐宿淮盐、连淮扬镇、沪苏通、盐通高铁建成运营,沪苏湖高铁开工建设。
2.1.1 江苏省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图2 江苏省2004-2021房地产固定投资(每年累计)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江苏省统计局
2.2 技术发展
表5 2021上市公司分行业专利数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图3 2021年江苏上市公司分行业专利数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三、企业发展情况
3.1上市企业名单
表6 2021江苏省上市企业名单(市值大于100亿元)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表7 2021江苏省上市公司按行业分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图4 2021江苏省上市公司分行业(按个数比)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图5 2021江苏省上市公司分行业(按市值比)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江苏总共是225家上市公司的注册所在地,其中电气设备、通用设备、汽车零部件、化学制品、专用设备行业的上市公司在江苏不论是数量还是市值上都占有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银行、证券、饮料制造行业虽然上市公司较少,但市值较高。同时,从宏观角度来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较高,且金融产业发达。
3.1.1 主要上市公司
1.药明康德
明康德(股票代码:603259.SH/http://2359.HK)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通过赋能全球制药、生物科技和医疗器械公司,药明康德致力于推动新药研发进程,为患者带来突破性的治疗方案。本着以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药明康德通过高性价比和高效的研发服务,助力客户提升研发效率,服务范围涵盖化学药研发和生产、细胞及基因疗法研发生产、医疗器械测试等领域。目前,药明康德的赋能平台正承载着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4400多家合作伙伴的研发创新项目,致力于将更多新药、好药带给全球病患,早日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的愿景。
药明康德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覆盖新药研发的各个环节,使任何人、任何公司都能通过我们的赋能平台,实现创新梦想。我们致力于通过一体化、开放式的能力和技术平台,降低研发门槛,提升研发效率,推动更多新药、好药早日问世,造福全球患者。
药明康德作为全化学、生物学技术和能力平台,向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覆盖各个疾病领域的药物发现及药理药效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助力并加速药物研发进程。卓越的化学创新药研发和生产的能力和技术平台,致力于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从原料药(API)到制剂,高效、灵活、高质量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临床研究服务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临床研究服务,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专业团队丰富的经验,帮助创新性、突破性医药产品尽快上市和造福患者。
临床研究现场执行拥有丰富的I-IV期临床研究项目操作经验,为国内外药企、CRO、生物技术公司等提供高效、高质的临床试验服务。
全球药物研发和医疗器械全方位测试平台,致力于赋能各领域的客户,实现创新的科学技术从科研到临床应用的转化,造福病患,让患者得到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2.恒瑞医药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医药创新和高品质药品研发、生产及推广的医药健康企业,创建于1970年,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截至2019年底,共有全球员工24000余人,是国内知名的抗肿瘤药、手术用药和造影剂的供应商,也是国家抗肿瘤药技术创新产学研联盟牵头单位,建有国家靶向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9亿元,税收24.3亿元,并入选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位列第47位。
在市场竞争的实践中,恒瑞医药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公司近年来每年投入销售额15%左右的研发资金,2019年累计投入研发资金39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6.7%。公司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多地建有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打造了一支3400多人的研发团队,其中包括2000多名博士、硕士及200多名海归人士。近年来,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课题44项,已有6个创新药艾瑞昔布、阿帕替尼、硫培非格司亭、吡咯替尼、卡瑞利珠单抗和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获批上市,一批创新药正在临床开发,并有多个创新药在美国开展临床。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发明专利894项,拥有国内有效授权发明专利201项,欧美日等国外授权专利286项,专有核心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
恒瑞医药本着“诚实守信、质量第一”的经营原则,抗肿瘤药、手术麻醉类用药、特色输液、造影剂市场份额在国内市场名列前茅。目前公司有注射剂、口服制剂和吸入性麻醉剂等19个制剂产品在欧美日上市,实现了国产注射剂在欧美日市场的规模化销售。
恒心致远,瑞颐人生。恒瑞医药一直秉承“科研为本,创造健康生活”的理念,以建设中国人的跨国制药集团为总体目标,拼搏进取、勇于创新,不断实现企业发展的新跨越和新突破。
3.洋河股份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中国白酒之都——江苏省宿迁市,总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总资产538.66亿元,员工3万人,下辖洋河、双沟、泗阳三大酿酒生产基地和苏酒集团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白酒行业拥有洋河、双沟两大“中国名酒”和两个“中华老字号”的企业。公司坐拥“三河两湖一湿地”,所在地宿迁与法国干邑白兰地产区、英国苏格兰威士忌产区并称“世界三大湿地名酒产区”。
公司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洋河酿酒,始于汉代,兴于隋唐,隆盛于明清,曾入选清朝皇室贡酒,素有“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南第一家”的美誉。双沟因“下草湾人”、“醉猿化石”的发现,被誉为“中国最具天然酿酒环境与自然酒起源的地方”。泗阳酿酒源于秦汉时期的泗水古国,曾为大汉贡酒。
作为中国名酒的杰出代表,洋河、双沟多次在全国评酒会上荣获国家名酒称号。2009年,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12年,公司跻身FT上市公司全球500强。近年来,公司营销业绩稳步攀升,已稳居行业前三甲。2020年实现营收211.01亿元,净利润74.82亿元;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05.2亿元,同比增长13.51%,净利润38.11亿元,同比增长19.01%。
品质方面,2003年,公司率先突破白酒香型分类传统,首创以“味”为主的绵柔型白酒质量新风格。2008年,“绵柔型”作为白酒的特有类型被写入国家标准。公司被誉为“绵柔鼻祖”。技术方面,公司先后建立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技术中心、江苏省酿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洋河)生物酿酒技术研究院、陈坚院士工作站、中国轻工业白酒微生物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轻工业生物酿造群体微生物代谢重点实验室、中国白酒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0大研发平台,拥有39名国酒大师,69名省级品酒委员,1854名技术类人员,连续四年蝉联全国专业品酒师大赛冠军,技术力量行业领先。
品牌方面,2015年,公司入选“中国品牌价值酒水饮料类地理标志产品”,是白酒行业仅有的两个入选品牌之一;2017年,公司在“全球烈酒品牌价值50强”排行榜中位列中国第二、全球第三;2018年,公司蝉联“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产品品牌价值第一名;在“世界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排行榜中,位居全球第215位;2019年,入选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位居第48位。2020年,品牌价值荣登“2020中国品牌价值”轻工业榜单第三名,白酒行业第二;并入围“2020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TOP100”,位居第42位。2021年,洋河股份以702.01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轻工业榜单第3名;双沟酒业以199.64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9名。
旅游方面,公司致力于酒文化旅游建设,促进酒旅融合发展,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洋河地下酒窖”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洋河老窖池群、双沟老窖池群”,拥有国家工业遗产“洋河老窖池群及酿酒作坊”,建成中国白酒活态博物馆群。洋河、双沟文化旅游区先后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公司成为白酒行业唯一拥有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企业。双沟荣获“2020年江苏省省长质量奖”,泗阳基地被评为江苏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文化方面,大力弘扬“以奋进者为纲”的“狮羊文化”,始终践行“领先领头领一行,报国报民报一方”企业精神。公司每年举办盛大的封藏大典活动和谷雨论坛,联手央视打造“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等大型文化节目,举办“寻找最美乡村医生、梦想星搭档、中国梦想秀、梦之蓝公益助学行动、梦之蓝·敬我最尊敬的人”等社会公益活动,成立“中国梦·梦之蓝公益基金”、梦之蓝公益研究院等,与中国航天基金会携手开展梦之蓝航天公益活动,把航天人的梦想、苏酒人的梦想和时代的梦想紧紧相连,传递“中国梦”正能量。
展望未来,公司将坚守“快乐健康”的企业使命,打造“酒业帝国”,将“基业长青”的企业梦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联系起来,努力将公司建设成为一个不断超越生命周期、共筑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伟大企业。
4.国电南瑞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2月28日,由南瑞集团作为主发起人,2003年9月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A股股票并于10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的首家上市公司,股票简称“国电南瑞”,证券代码“600406”。
国电南瑞是以能源电力智能化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是我国能源电力及工业 控制领域卓越的 IT 企业和电力智能化领军企业。公司以先进的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核心,为电网、发电、轨道交通、水利水务、市政公用、工矿等行业和客户提供软硬件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及应用服务。历经多年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公司已发展成为总资产规模 660 亿元,年营业收入 385 亿元、市值规模超千亿元的板块龙头上市公司,拥有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继电保护及柔性输电、电力自动化信息通信、发电及水利环保四大业务板块,下设 1 个研究院、4 个事业部,15 家分公司、26 家子公司。
国电南瑞具有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一级、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甲级和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安防工程企业设计施工维护能力一级、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五级(CMMI5)、工程设计电力行业(送电工程、变电工程)专业甲级等资质。
国电南瑞大力弘扬“党建引领、创新驱动、质量为本、客户至上、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坚持“以技术立足、以客户至上、以员工为本”的经营理念和“始于客户需求,立于持续改进,终于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寻求突破,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动态,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丰富和完善产品线。近年来在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继电保护及柔性输电、电力自动化信息通信、发电及水利环保等领域,锲而不舍地开展应用型研发和技术创新,形成多项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取得了诸多开创性科研成果,赢得了良好口碑与客户赞同,在业界树立了优秀企业形象。经过多年发展,国电南瑞获得多项殊荣: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奖获奖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软件产品入选“中国十大创新软件产品”。国电南瑞入选上证180、沪深300、央视50等多个指数,在三届中国“央视财经50指数·十佳回报公司”评比中均位列第一,入选中国上市公司资本品牌百强和资本品牌溢价百强榜、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榜、市值管理绩效百佳榜、金牛上市公司百强榜,蝉联大众证券报“最佳持续投资价值奖”,在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方面获得资本市场高度赞誉。
国电南瑞建立了战略决策、业务信息、财务内控、科研开发、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管理体系。科学的组织机构,完善、高效、合理的运行体系,更加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和能力,不断获得快速发展的新空间。国电南瑞积极采用多种资本运作手段,不断提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通过首发上市、再融资等手段募集企业发展资金,建设大型产业化和研发基地,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收购优势资产,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产业链。
国电南瑞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新一轮工业
革命、能源革命和电力体制改革契机,以传统优势产业提升、新型支柱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国际化发展为重点,顺应“互联网 +”、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发展趋势,坚持创新驱动,突出能源电力技术引领、高端装备研发和整体解决方案打造,大力实施创新发展、协调发展、融合发展、集聚发展和统筹发展,以全面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产业集团为战略目标,致力于发展成为服务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技术引领者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创造者。
5.华泰证券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证券”或“公司”)是一家领先的科技驱动型综合证券集团。自1991年成立以来,华泰证券积极把握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在业内率先以金融科技助力转型,用全业务链服务体系为个人和机构客户提供专业、多元的证券金融服务,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位居国内证券业第一方阵,步入国际化发展的全新阶段。
2010年2月26日,公司A股(601688:CH)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2015年6月1日,公司H股(6886: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2019年6月17日,公司全球存托凭证(HTSC:LI)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交易,成为首家按沪伦通业务机制登陆伦交所的中国公司。自此,公司也成为一家在上海、香港和伦敦三地上市的中国金融机构。
依托高度协同的业务模式、先进的数字化平台、广泛且紧密的客户资源,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机构服务业务、投资管理业务和国际业务全方位发展,全力打造面向未来的差异化核心优势,竞争实力位居行业前列。2014年以来,公司股票基金交易量保持行业第一(据沪深交易所数据);公司移动财富管理APP“涨乐财富通”月度活跃用户数也长期名列行业APP第一,截至2020年7月超过1000万(据易观数据),截至2020年6月30日累计下载量超过5,000万;2019年,经证监会核准的并购重组交易金额居行业首位(据证监会公开信息统计)。
公司拥有全资子公司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华泰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华泰紫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华泰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华泰期货有限公司、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参股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2016年,公司收购美国TAMP(统包资产管理平台)行业的第三大公司AssetMark,完成首次境外战略收购。2019年7月,AssetMark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
秉承“高效、诚信、稳健、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华泰证券将全面实施数字化赋能下的财富管理和机构服务“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致力成为兼具本土优势和全球影响力的一流综合金融集团。
3.2并购分析
表8 2020江苏省并购案例(并购金额大于10,000万元)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3.3.百强企业领军者
表9 江苏省2020百强名单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3.3.1
1.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沙钢集团作为世界知名的钢铁材料制造和综合服务商之一,坚持以钢铁强国为己任,以打造“绿色沙钢”“品质沙钢”“高效沙钢”“创业沙钢”“智慧沙钢”和“责任沙钢”为愿景,致力于为各行各业提供最具价值的钢铁材料和工业服务解决方案。
经过持续积累、滚动发展及联合重组,目前沙钢拥有5大生产基地,分布江苏、辽宁、河南等地,生产长短流程相结合,产线工艺技术先进,产品普优特齐全,品类丰富,产品远销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生产、高端装备、民生消费等多个领域。在做精做强钢铁主业的同时,沙钢以钢铁产业链条纵向延伸、横向拓展为主线,大力发展资源能源、金属制品、金融期货、贸易物流、风险投资、大数据等多元产业,配套提供仓储配送、延伸加工、电子商务、保税物流、融资担保、综合服务等功能平台,积极培育新的战略支撑点和效益增长点,已成为跨行业、跨地区和跨国界的企业集团,连续12年跻身世界500强,2020年位列第351位。
围绕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目标,近年来,沙钢将“绿色”“智慧”发展理念摆在突出重要位置,致力打造绿色生态钢城和新型智慧工厂。未来,沙钢将更加坚定建设“极具竞争力钢铁企业”的目标不动摇,坚持钢铁主业更优更特、非钢产业更专更强两大发展路径,紧盯效益、效率和人才三大核心,全面激发生产、贸易、物流、投资、大数据五大主体活力,不断创造和壮大企业竞争新优势,加快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钢铁强国梦”和“百年沙钢梦”不懈奋斗!
2.江苏新长江实业有限公司
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乡镇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中国500强企业”。建企40多年来,始终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凭着艰苦创业、诚信经营、做强主业,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社会贡献逐年攀升。目前,集团经济总量超500亿元,净资产超200亿元。集团所在的长江村位列中国经济十强村第3名,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国幸福村、中国十大国际名村等。
以创新引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1972年顶着被批判的压力创办2只小窑开始副业起家,创办小五金厂开始工业起步,集团先后抢抓发展乡镇企业、实施沿江开发、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等机遇,大力实施科技人才资本战略,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6大核心行业:冶金制造、港口物流、船舶工业、高端房产、精细化工、金融投资,走出了一条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发展之路。目前,集团旗下分长宏港口、长强钢铁、长达钢铁、长江房产、长江化工五大系统,拥有职工近13000名。
良好的产业基础为新长江集团的发展积聚了后劲。集团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主要发展三大产业:一是通过产业转型,做强传统冶金。以长达钢铁、长强钢铁等大企业为龙头,以“科技+人才+资本”为途径,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通过科技创新、战略重组、技术改造等有效途径,从技术、装备、工艺着手提升产业层次,向自主创新创造、品牌标准再造等服务环节延伸,不断塑造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二是利用沿江沿海优势,做大商贸物流。在做大做强冶金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沿江沿海的独特区位优势,与国企合作,做大做优港口物流业,以大码头为依托,创新大市场、大项目、大平台的建设,以此提升二号码头物资贸易基地、四号码头拆船和件杂货基地、五号码头件杂货基地以及长江钢管等6个专业物流市场的运营效率和效益,使现代服务业在“十三五”末所占比重有一个大的提升。在浙江舟山定海区投资60亿元建设了占地5000亩的集造船、修船、拆船、二手船交易、金属资源利用和海洋工程为一体的大型船舶产业园,目前已全部投入运营。三是依托新农村建设平台,做优现代农业。充分利用千亩湿地生态园、百亩农林科技园、百亩中央绿景花园这南北中三园,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创新发展旅游休闲农业,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激发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活力。同时集团抢抓国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机遇,创新资本经营体制,稳步发展金融投资;积极参与城市基础类、公益类项目建设;成立“新长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
以责任为重打造诚信务实形象。切实履行“关爱百姓、善待职工、回报社会”的承诺,集团保障职工的收入稳中有升;稳步推进社会保障,全面覆盖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失业保险;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支持教育事业、捐助希望工程、支持灾区抗洪救灾、扶贫帮困等慈善捐赠累计8000余万元;投资30多亿元支持公共事业、民生实事工程建设项目30多个。 新长江集团将始终秉承老书记“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政府增光彩、不为政府添麻烦”的理念,打造千亿产业集团、铸造百年长兴企业,从而更好地惠及职工生活,建设更强、更富、更美的新长江。
3.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
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是集造船及海洋工程制造为主业,航运租赁、贸易物流、地产置业为补充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的历史可回溯到1956年,当初是由一个修造船合作社起步,经过了1975年的迁厂、1999年股份改制、2005年的跨江建设新厂、2007上市等一系列发展,如今已是中国首家在新加坡上市的造船企业。
集团公司下辖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江苏扬子三井造船有限公司及江苏扬子江船厂有限公司4家造船企业,分布于长江下游江苏省境内的靖江市、泰兴市和太仓市的黄金水道两岸,距上海、南京两大城市均170公里。
集团目前总资产超过700亿人民币,占地面积超500万平方米,码头岸线7000余米,职工6000余名。公司拥有巨型干船坞三座,大中型船台三座,年造船生产能力600万载重吨,以大中型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轮、化学品等液货船、LNG、LEG、LPG等清洁能源船、各种多用途船和海洋工程装备为主流产品。公司拥有一流的造船技术,强大的造船设施和装备,完善的生产工艺流程,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具备严格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及质量保证体系,产品得到了各大船东的赞誉。
集团公司造船产量自2009年起连续位居中国造船行业前5强,集团人均造船产量、利税水平居中国造船企业前茅。2020年,在中国500强企业中位列第406位,并入围全球造船十强企业。公司获新加坡交易所“最佳透明公司奖”。任元林董事长荣膺“安永企业家奖”中国大陆地区2011年度大奖。公司的主体长期信用评级为AA+。
扬子江船业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我们要造世界最好的船舶,我们要做世界最好的船厂。扬子江船业集团的使命是:将企业打造成主业突出,多元发展,行业内最具竞争力的综合性上市公司,成就员工,回报股东,奉献社会。
4.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
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简称新海石化)地处连云港市柘汪临港产业区, 2007年6月建厂,资产规模120亿元,员工1300余人,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规划面积500万平方米,是苏北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集团。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55.8亿元,位列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第77位,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100强”第20位,“江苏民营企业200强” 第43位,“江苏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第28位。
新海石化加工手段齐全,配套设施完善,控制手段先进,管控信息化,具有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300万吨/年。新海石化拥有燃料油进口资质、成品油批发资质,于2018年获得进口原油使用资质,每年可使用进口原油230万吨,2019年6月获得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
新海石化主要加工装置有:原料预处理、重油制烯烃、延迟焦化、连续重整,制氢、混合油加氢、汽油加氢、柴油加氢改质、汽油醚化、芳烃抽提、异构化、气体分馏、MTBE、硫磺回收、酸性水汽提、气柜、罐区、燃气锅炉、输油管道等26套装置及公用工程,其中120万吨/年FDFCC重油制烯烃为国内首套完整采用FDFCC-III专利技术的装置,80万吨/年柴油加氢改质装置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美国雅宝柴油加氢改质及裂化工艺包,可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产品结构,10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采用的是国际最先进的美国UOP和法国Axens技术。
公司主要产品有:高清洁汽油、精制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丙烯、丙烷、芳烃、苯、甲苯、混合二甲苯、石油焦、沥青、工业硫磺、MTBE等。公司从原料、储存、运输、生产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用“工匠精神”精心打造“海湃”品牌系列产品,特别是公司高端产品“海湃超级柴油”和“海湃动力汽油”以其清洁、耐烧、质量稳定、动力强劲的优秀品质得到了广大客户的广泛赞誉。
新海石化以“立足业内高端、打造现代企业”为发展目标,管理规范,发展迅速,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先进集体”“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 首批国家绿色工厂示范企业”“首批中国绿色新标杆品牌企业”“中国民营石油和化工优秀创新企业”“AAA级资信企业”“江苏省优秀企业”“江苏省省长质量奖”“江苏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江苏省安全生产诚信企业”“江苏省管理创新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和奖项。
未来一个时期,新海石化将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低碳发展为指导思想,着力供给侧优化,走产品高端化、差异化路子,以炼油产业为基础,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体,以化工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导向,瞄准世界先进工艺,沿着芳烃和烯烃两条路线向下游布局化工,进入特种工程塑料和橡胶领域,依托连云港市柘汪临港产业区,全力打造新海石化化工新材料园,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产业腾飞,把公司建设成为“社会认可、政府青睐、股东满意、员工自豪、相关方赞佩的世界一流大型现代化能源化工企业集团”。
5.江苏中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常熟市唐市电缆厂,成立于1988年9月5日,公司于2007年8月6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9年11月27日成功在深交所发行上市,股票代码:002309。
公司总部位于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主营特种电缆、光缆、光伏产品和电站业务。90年代初,中利集团创新研制阻燃耐火软电缆。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公司以“阻燃耐火软电缆”单品为突破,顺应市场的发展,产品经营范围已扩大至通信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铁路及轨道交通用电缆、电力电缆、新能源电缆、光缆、太阳能电池片及其组件、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投资建设及运营、电子信息产品系列等多区域市场;并拥有江苏总部、东北、华南、西部四大区域生产基地,以及新加坡、德国、美国、香港等研发和销售基地,服务体系已遍布全球,产品销往二十多个国家,并与客户建立了良好和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全球的通信行业、设备制造行业、轨道交通行业、船用及海洋工程行业、电力行业、矿业行业、太阳能行业和新能源行业等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下设:苏州腾晖光伏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中德电缆有限公司,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辽宁中德电缆有限公司,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中利科技有限公司,常熟利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利星科技(亚洲)有限公司,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宁夏中盛电缆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中利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苏州科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中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康速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等十多家控股、参股公司。
中利集团秉承“诚信、敬业、团结、创新”的企业精神,为市场持续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以及高效优质的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和期望,为各行业的腾飞作出贡献。
四、未来展望
4.1 宏观发展目标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做好政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将紧紧围绕“十四五”时期总体目标和要求,努力开好局、起好步。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左右,外贸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稳中提质,城镇新增就业12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4.2 细化发展目标和措施
4.2.1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和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加强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完善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机制,加快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卡脖子”问题。加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提升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引领功能,积极支持南京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力支持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太湖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积极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供给。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成果向产业转化。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行动,大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建立创新扶持机制,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布局前沿技术、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人才培养引进体系,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让更多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科技团队在江苏大展身手、创新创业。
4.2.2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物联网、工程机械、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智能电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品牌服装、先进碳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加快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固链强链补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培育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和具有行业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培育发展江苏制造知名品牌。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着力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和基础软件等领域薄弱环节。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创新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大数据+优势产业链”行动,扎实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培育一批数据中心产业示范基地、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4.2.3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着力培育消费需求、增加有效投资。
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把扩大内需同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增强投资、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关键和基础性作用。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育、卫生健康、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着力提升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促进新型文旅消费,推动消费新业态向农村延伸。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加强“老字号”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加大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力度,组织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功能、调结构、惠民生、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大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公共卫生、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投资力度,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南沿江、宁淮高铁建设,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铁和通苏嘉甬、盐泰锡常宜、合新铁路及张皋过江通道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南水北调东线二期、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安全建设和水库安全消险等重大工程。健全投融资体制机制,平衡好政府投资与债务风险,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拓展民间投资空间,加快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4.2.4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确保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安全。
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精品农业和都市农业,培育壮大乡村休闲旅游、农产品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村规划引导,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美丽田园乡村,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污水治理,加快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持续提升乡村宜居水平。积极稳慎推进农村承包地、集体产权、宅基地等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全面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支持育种、培土基础研究和重点育种项目,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实施耕地地力提升工程,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提升收储调控能力,恢复生猪生产,做好畜禽水产养殖,确保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4.2.5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突出抓好挥发性有机物和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着力整治扬尘污染,努力实现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扎实推进城乡黑臭水体治理、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积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升城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及船舶污染治理能力,加强太湖、洪泽湖、南水北调东线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促进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强化土壤分类管控和污染源头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严格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深入推进长江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大力推进污染治理“4+1”工程和沿江特色示范段建设。切实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做好退捕渔民安置转产和社会保障,加强常态化执法监管,确保禁到位、禁彻底。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及“十四五”行动方案,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壮大绿色产业,加强节能改造管理,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作者:资产信息网

完整版原创行业研究报告,请关注公众号:资产交易信息 (zichanxinxiwang)

上一篇:燃气灶品牌排行榜中,老板燃气灶凭借3D速火、轻松换新优势赢得用户青睐

下一篇:核电技术迎来突破性进展:北向资金重仓的这5大公司,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锅炉资讯

锅炉资讯

锅炉学习

锅炉学习

锅炉视频

锅炉视频

锅炉百科

锅炉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