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内燃机车最终由电传动一统天下?(三)
这个系列来到第三章,照例扯一些电传动的其他应用。1930到1950年代,整个世界仍然被战争的阴云笼罩,还噼里啪啦又好好的打了一场世界大
这个系列来到第三章,照例扯一些电传动的其他应用。
1930到1950年代,整个世界仍然被战争的阴云笼罩,还噼里啪啦又好好的打了一场世界大战。这次战争可以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最终以各战争策源地国家被完全占领,各自首都化为焦土(意呆利:劳资跳反了!劳资是战胜国!)为止。战争爆发后,整个欧洲被三德子的装甲部队震惊,被震的浑身发颤的英国佬算被震的最狠的一个。作为一战时坦克的吹鼓手,海军出身的丘吉尔(一号德吹)再次召集上次研发马克系列坦克的前海军人士来为英国研发坦克。这帮老人家还是不了解战术的发展程度,还以为欧陆的战争还会像一战一样,无数的步兵堆积在战壕里被机枪铁丝网拦截。基于这种对战争的看法,坦克只要能够慢慢突破壕沟碾平铁丝网就好啦。既然坦克要够长跨沟,那就得加长车身,太长了机械传动不给力怎么办?那就可以用一套电传动系统嘛,反正也不要你坦克开多快。所以,这条陆地巡洋舰(The Old Gang,疑似做研发的老爷子们自嘲)就出现啦。当然,这玩意虽然最终问世,但是英国人也发现特么三德子的三号四号坦克太快了,还没反应过来一战英雄维希就投降了,这玩意就只能进博物馆啦。


这各时期整个欧洲又一次毁于战火,髪国烂了,英国也被空袭,德国更是被美国人拿来试验地毯式轰炸。然而美国手握两大洋,本土没怎么遭灾,倒是各类企业好好发了笔战争财。自大萧条之后工商业再次繁荣起来,虽然实行战时经济管制,但是生活必需品如白糖(战前就不怎么能弄到白糖的鬼子泪流满面)等依旧照常供应。铁路公司业务不降反增,原有的蒸汽机疲态尽显,可以换车啦。这就有两条路,一则造更大的蒸汽机车,二则改换科技树,扔掉死沉而效率低下的锅炉。
更大的蒸机:
传统四动轴蒸机动力不够用,要造更多动轮的!一套动轮汽缸不够,那就再加一套!
其实造更多汽缸更多动轮蒸机的想法很早就有了,至少在1901年就出现新式样的蒸汽机。这种构形称之为马莱特蒸汽机,前动轮组仅与锅炉有一处活动承重连接。由于前动轮组相对锅炉有一定活动量,其软性蒸汽输送管道的蒸汽压力无法隔跟后动轮组汽缸进气压力相同,故而前部汽缸管径较大,以配平前后两汽缸的活塞推力。
Erie L-1,ALCO(美国机车公司)1907年出品。第一款世界最大蒸汽机车,自重260吨,为爬山线路而生。这种蒸机于1907年问世,0-8-8-0轮式,马莱特构型。为了保证司机视野,驾驶室被安排在中部,尾部仍留一小平台供司炉工铲煤。

这也是一种马莱特蒸机,2-10-10-2轮式,1918年ALCO出品。然而并没有铺开运用,转弯太困难了。

UP9000型,4-12-2轮式,ALCO专门按照UP的要求生产的蒸汽机。这车特殊之处在于动轮中间还有一套气缸活塞连杆机构向动轮提供动力,也就是它一套6轴12轮动轮组有三个气缸。

Big Boy,不少人知道这是世界最大蒸汽机车,这也是ALCO为UP过谢尔曼山那段山路专门制造的。1941年上线,占领了第一的位置就不下来。

CabForward型,4-8-8-2轮式,Baldwin工厂于1944年为SP(Southern Pacific,于1996年被追了差不多一百年的UP吞并。)制造的蒸汽机车。这台车最鲜明的特点是驾驶室在锅炉前面,因为山路弯多,传动后置驾驶室蒸汽机的视野被限制的太厉害,再来点烟雾,真的没视野啦。燃料为低品级燃油,免去司炉工铲煤的辛苦。

在Baldwin为SP造出这种机车之后,Baldwin甚至画出一种图纸车出来。



这些只是美式马莱特构型(BigBoy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马莱特构型)的冰山一角。虽然各厂商为满足客户需求研发各式马莱特蒸汽机车,但是也只算续命之作。当然美国各大铁路公司也不是傻子,不甘心自己还在蒸汽这个框架里跳。所谓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既然铁路公司表露出淘汰蒸汽机的想法,那制造商也跟着变呗。
第二条路:换科技树!(待续,实在是元旦假期家里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