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信息网 > 锅炉知识 > 锅炉学习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科技成就 之四 (1956)

接上期。有人说,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废铜烂铁;有人说,新中国前三十年没有什么成就;有人说新中国前三十年科技没有成就;也有人说文

接上期。

有人说,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废铜烂铁;有人说,新中国前三十年没有什么成就;有人说新中国前三十年科技没有成就;也有人说文革十年更是没有科技成就。

事实是什么样呢?

笔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伟大的十年》(1959年9月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人民日报》等资料,对新中国前三十年的成就做了整理,作为一个系列,逐篇介绍给大家。

1956年1月5日,我国第一套有线广播设备在上海人民广播器材厂试制成功。它是为农村建立广播站而设计的。

1956年1月,云南锡业公司试炼一号锡(99.9%)成功。

1956年2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国营沈阳造纸厂铜网厂试制250目铜丝网成功。250目铜丝网的精密程度是每平方厘米有1万个比头发丝还细一半多的小孔。这种铜丝网的试制成功,将为国家节省许多外汇。

1956年2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我国科学研究工作者们吸收国际间抗生素研究生产的经验,在抗生素的研究、制造与检定工作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就。1950年我国修建了青霉素工厂,相继又建立了氯霉素工厂,开始生产青霉素和氯霉素。此后还试制成功了金霉素和链霉素。

1956年2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比一根头发直径还细十分之九左右的玻璃丝—―连续的硼质电气绝缘玻璃纤维,由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试制成功。这种玻璃纤维可以织成能够耐较高温度的布带,这是一种很好的电气绝缘材料,是航空和造船工业中的良好材料。

1956年2月18日,新华社报道,我国自制的第一部轻型抽油机已经由国营兰州通用机器厂试制成功。

1956年2月29日,国产第一台6000千瓦机组在安徽省田家庵电厂安装投产。至1957年11月29日,该厂第一期工程共安装4台6000千瓦机组。

1956年3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电力工业部长春电力设计分院的设计人员,第一次设计了--条用钢筋混凝土杆代替铁塔架设154千伏送电线工程。仅就今年在东北地区架设的条长200公里的送电线路计算,就可为国家节省近2000吨钢材。

1956年3月27日,《人民日报》报道,重庆钢铁公司耐火材料工程师周宗试验研究成功的一种高级耐火材料—-热稳定性镁砖,经过最近在炼钢平炉上试用证明效果良好。这种耐火材料能耐2000度以上的高温,同时不容易被钢水所侵蚀。热稳定性镁砖是苏联科学技术上的一项最新成就,可以大大提高温度,采用各种新技术来强化冶炼过程,增加钢的产量,延长平炉的寿命。

1956年3月27日,《人民日报》报道,我国第一台2400匹马力的高压氮气压缩机,在大连化学厂试制成功,并且投入生产。氮气压缩机是生产化学肥料中的氮肥不可缺少的机器,它把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进行压缩,再把氮气同经过处理的氢气一起送入混合压缩机,然后就制成化学肥料的原料合成氨。这个大型的化学机器是由机身、主轴、气缸等九千五百多个零件组成的。

1956年3月28日,内蒙古第一座热电厂——包头第二热电厂破土动工。该厂第一台机组(2.5万千瓦)于1958年7月建成投产。

1956年3月28日,《人民日报》报道,我国自己设计的一种喷水式内河浅水拖轮,在塘沽新港船舶修造厂试制成功,并且已经开始试车。这种拖轮是仿照苏联最新式样设计的,12米长、3米宽,吃水非常浅,只有40厘米,在我国大部分的小河中都能四季通航。

1956年3月29日,新华社报道,我国试制成功的——种直径20厘米的天文反光望远镜已经安装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新建的望远镜室内。

1956年3月,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年产3000吨聚氯乙烯试验装置,在锦西化工厂建成投产。

1956年4月13日,《人民日报》报道,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半导体实验室利用半导体“锗”试制的锗功率整流器成功。它要比目前各工厂矿山企业、国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使用的构造复杂而昂贵的直流发电机和整流器优越得多,也是雷达和微波通讯设备上不可缺少的部分。

1956年4月13日,新华社讯,中国制造的第一对电传打字机在上海试制出来。电传打字机是一种新型的电报机,用它打电报,发报员只要根据中文译成的字码,按捺发报机上的阿拉伯字母的字键,收报机就会自动将同样的字码打在纸上。这种电报机还设有英文字母的字键,在打英文电报的时候,对方可以直接收到原文,每分钟可以收录400个字母。

1956年4月14日,我国第一台汉字电报传真机由重庆电信局报务员于廷锡设计试制成功。这台电报传真机可以直接用汉文传送电报。使用这种汉字电报传真机,可以完全省去把电文译成阿拉伯字和在电报纸上戳洞等工作过程,加速拍发电报的速度,并且能够消灭电报拍发过程中的差错。

1956年4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世界科学上最新成就之一—硫化镉光敏半导体,由国营上海精密医疗器械厂技术员周鼎新、黄道荣试制成功。

1956年4月24日,我国第一架60千瓦的无线电发讯机由邮电部器材供应管理局上海器材厂制成。这种机器电力很强,能供给很远的地方收听。整个机器的设计以及不少主要件、配件都是我国自制的。这部机器在完工鉴定的时候,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了要求。

1956年4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上海市各公私合营水龙带厂生产的水龙带的质量,已经达到国际标准。水龙带的耐爆破压力都达到了国际标准规定的500磅以上。公私合营全新厂出产的水龙带,耐爆破压力还达到了580磅。

1956年4月26日,上海公私合营鸣凤琴行贺三元和王品林制成我国第一架七尺的三角式大钢琴。这架钢琴的音量大,声音传播得远,适合在演奏会上使用。


1956年4月26日,新华社报道,历史上“刀耕火种”的云南省怒江两岸各族农民第一次使用新农具。

1956年4月29日,我国自己设计、施工、制造的第一座自动水电站一一北京官厅水电站全部投产。9月15日正式移交生产。

1956年4月29日,我国第一座高度自动化炼油厂——兰州炼油厂动工兴建。

1956年4月30日,南京无线电厂试制成功全国产化“熊猫”牌六灯中短波三波段电子管收音机。

1956年5月11日,新疆克拉玛依地区发现一个新油田。

1956年5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国科学院仪器馆研究人员试制成功一种制造光学仪器不可缺少的精密仪器-─-缩放机。这种缩放机是在制造光学仪器零件上刻画精密记号或图形用的。它的精密度达到千分之三毫米的误差。

1956年5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我国跨度最大的黄河大拱桥建成。它全长200多米,有3个椭圆形的跨度53米的拱圈。

1956年5月25日,我国自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复旦大学制成。它是由复旦大学物理系电工学实验室教师赖组等人设计安装的。经过初步试算,性能良好。它能解四阶常系数微分方程组。

1956年5月31日,中国第一批大型货车在江苏省戚墅堰机车车辆修理厂制成。

1956年5月,哈尔滨电表仪器厂建成投产。该厂1954年4月兴建,是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之一。

1956年5月,我国第一个乳胶制品厂——国营第十一橡胶厂在广州建成。该厂主要生产气球、医用手套和避孕套。

1956年6月1日,上海、大连两海港,正式对开客轮,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中国自己的客运轮船航行。

1956年6月4日,我国造纸工业的新成就——国产软钢纸在牡丹江造纸厂第一分场钢纸车间试制成功并投入生产。它主要用作各种通风、通气和通油管的密封垫片,过去一直依赖进口。软钢纸的试制成功是我国造纸工业的又一项新成就。

1956年6月29日,西藏日喀则水力发电厂建成发电。

1956年6月,锦西化工厂和锦西化工机械厂,制造成功我国第一台水银整流器,受到化工部的奖励。

1956年7月1日,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标准小型折叠式照相机在公私合营的天津照相机制造厂制成,并命名为“七一”一1型照相机。

1956年7月6日,我国第一座用电子自动控制的高温高压热电厂——吉林热电厂第一台钢炉和透平发电机投入生产。

1956年7月8日,我国造纸工业新成就——国产云母带原纸由浙江省工业厅秦汉伟试制成功。它是一种高级工业用纸,过去一直依赖进口。轻工部为此决定在杭州建立长纤维薄型纸厂。

1956年7月10日,《人民日报》报道,一种复杂的心脏手术—右心室切开和扩张手术,已由上海第二医学院梁其海教授及王一山、叶椿秀、黄定坤等医师施行成功,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

1956年7月10日,《人民日报》报道,南开大学物理系电子物理教研组主任汪佳平,试制成功两套测量宇宙射线的电子仪器—“十路微分甄别器”和“宇宙射线分析器”。这两套仪器共有370多支电子管。“宇宙射线分析器”包括有“符合”、“舛符合”和“推迟符合”三部分,能在一百万分之一秒到一千万分之一秒内分辨出宇宙射线的粒子。这种电子仪器的用途很广,它不但适合应用各种计数管来测量宇宙射线,而且对放射性同位素所放出的辐射射线也可以测量:同时它也是原子能和平应用方面的重要研究设备。

1956年7月12日,我国目前最大的油区一-新疆克拉玛依油区已有10口探井喷出原油。到8月7日止,该油区已有20口探井出油,其中13口是自喷的。

1956年7月13日,第一批10辆国产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该车是一种通用性的中级载重汽车,载重量为4吨,装有90匹马力六缸汽油发动机,最大时速65公里/小时。它以苏联吉斯150型汽车为模本而改型制造的。7月17日开始行车试验。


▲ 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全体职工欢呼和簇拥披红戴花的解放牌汽车行驶在厂区的大道上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

1956年7月14日,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套远距离自动装置在北京展出,接待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中苏专家参观。这套装置是中国科学院机械电机研究所研究设计,北京电业局制造的,它包括控制、信号、测量三个内容。

1956年7月15日,我国第一对自己设计施工的淮南煤矿谢家集二、三号大型矿井正式投产。

1956年7月17日,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矿山进行第一次大爆破。

1956年7月20日,新华社报道,鞍钢建设的第五座自动化炼铁炉―—九号高炉投入生产。根据苏联新技术——高压炉顶操作要求设计的这座炼铁炉,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座炼铁炉。

1956年7月22日,中国为苏联制造的第一瘦渔轮“首创号”试制成功。该轮长 39.15米,排水量为450吨,可在零下40℃航行。

1956年7月,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行施工的具有多年调节220亿库容的大型水电站——浙江省新安江水力发电工程开工兴建。1960年4月第一台机组开始发电,总装机容量为66.25万千瓦。1959年4月周恩来总理到现场视察,看了工程非常满意,当即题词:“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

1956年8月20日,我国首次在玉门油矿老君庙油田上试验原子能放射性测井。

1956年8月28日,新华社报道,四台12000千瓦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包括水轮机,发电机等),在哈尔滨电机厂试制成功。这些设备经过鉴定,质量都合乎要求,已经先后运往新建的水电站工地。这一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试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电机制造工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1956年8月,沈阳电缆厂建成投产。该厂1953年6月兴建,是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之一。

1956年8月,沈阳飞机厂试制喷气式飞机歼5试飞成功。9月通过国家鉴定验收。


▲ 1956年7月19日,当日沈阳飞机制造厂制造的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首次在沈阳试飞成功。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

1956年9月2日,上海机床厂第一次独立地设计了一种在中国有广泛用途的万能及工具磨床。

1956年9月2日,第一台国产的滚珠磨床在国营上海机床厂试制成功。这种按照苏联1954年出产的新型号试制的滚珠磨床,完全是自动化的。技术鉴定人员用“测微计”检查了它磨制的滚珠的精密度,全部符合规定的标准——椭圆度和棱面度都不超过2.5微米(相当普通头发的二十四分之一粗细)。

1956年9月18日,中国设计制造的第一辆1—5一1大型货运机车在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厂试制成功。这辆新型机车,比我国目前铁路上普遍使用的1型货运机车的牵引力大80%。它在千分之四的坡道上载重2800吨,每小时可以行驶39公里(1型机车载重同样的数量,每小时只能走20公里)。新机车每万吨公里省煤12%;每马力的金属消耗量,减少28.5% 。

1956年9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国工程师完成了一套接近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棉布印染机最后一部分设计。这些机器大部分采用电气控制和自动调节,由53种机器组成。有些组成部分已经开始试制,其中有些已经投入生产。

1956年9月,中国第一台12000千瓦汽轮发电机,在上海电机厂试制成功。

1956年10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公私合营永利宁厂用原有机械炉改建两座“沸腾式”焙烧炉获得成功,先后投入生产。采用“沸腾式”焙烧炉焙烧硫铁矿在国际上还是近几年来的新发展。因此,“沸腾炉"的正式应用,标志了我国硫酸工业的生产技术正在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1956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报道,我国第一台高度电气化自动车床,在国营南京机床厂试制成功。这种新式车床传动全部是用电气操纵的。

1956年10月12日,中国第一台高速并纱机在国营天津纺织机械厂制造成功。这部高速并纱机构造精密,转速很高,比一般的并纱机效率高一至二倍。

1956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电子真空企业——北京电子管厂正式开工生产。

1956年10月17日,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记录式回声测探仪~—长江“56”型回声测探仪,由武汉市钰成机电厂、兴昌电料行、武汉市第一无线电生产合作社配合试制完成。国产的记录式回声测探仪,转速稳定,测验精度准确,最低可以测⒉米深的浅水,最高能测150米的深水,适合于中国各江河和水库测验的要求。

1956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报道,我国第一台自制重型天平在公私合营南京仪器厂试制成功。这种重型天平又名重型分析天平,称量有3000公分;最低感量是10公丝,等于全称量三十万分之一,最高感量是2公丝,等于全称量一百五十万分之一。它具有称量大、感量高、使用灵敏等优点,适用于水利测量和化学分析。这台重型天平试制成功后,经江苏省、南京市度量衡鉴定所、工业厅工程师及南京工学院化学教研组教授会同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同志共同参加鉴定。质量达到国际水平。

1956年10月25日,中国机器制造工业技术上的新成就——化工部所属永利宁厂先后试制成功132个大气压和320个大气压的两个高压容器,获得国家表彰和奖勋。

1956年10月24日,我国首次利用细菌勘探石油,效果良好。

1956年10月25日,鞍山钢铁公司新建的一座巨型人造富矿厂新烧结厂开工生产。

1956年10月27日,马鞍山铁厂改建的第一座自动化小型炼铁高炉投入生产。这座高炉的整个上料系统,除去卷扬机还要人工开关以外,全部都是自动化。炉顶上安装了近代化的自动炉顶旋转布料器,采用了马鞍山铁厂劳动模范张德宝试制成功的高炉大、小盖自动装置和自动记录器、自动探料杆,在卷扬房内设有信号箱。

1956年10月,四川省长寿狮子滩水电站1号机(容量1.2万千瓦)投入运行。该站于1954年8月动工兴建。1957年3月,2、3、4号机组(每台容量1.2万千瓦)全部建成发电。

1956年10月,国务院批准化工部关于奖励南京永利宁厂试制成功高压容器的报告,发给试制人员奖金4万元。周恩来批示:“这是我国自己解决高压设备的开端,对促进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化学工业和炼油工业的发展将起重大作用。”

1956年11月1日,沪东造船厂建成中国第一座六个船位的水平船台及其机械化横向下水滑道。

1956年11月24日,中国第一个制造汽轮机的企业——上海汽轮机厂改建工程完成。

1956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项重大新产品——-600匹马力的大型船用柴油机,由上海公私合营新中动力机厂试制成功。这种柴油机是目前我国制造的马力最大的一种柴油机。它是根据捷克斯洛伐克制造的新式柴油机和其他有关资料,由我国技术人员自行测验、设计的。

1956年11月,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南京工学院及无线电零件研究所(后改名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制成功锗合金晶体管。

1956年12月10日,上海—开罗间的直达无线电报电路试验成功。经中埃两国电信主管机关的协商,正式开放电报业务;从同一天开始,两国的电报价目比过去经过其他国家接转的时候降低约四分之一。

1956年12月12日,新华社报道,我国第一座制造电站锅炉的现代化工厂——哈尔滨锅炉厂第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建成。这项工程是在1954年10月动工兴建的。它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不能制造中、大型火力发电站用的中压锅炉的落后局面。

1956年12月17日,中国第一台150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在哈尔滨电机厂试制成功。

1956年12月27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主要矿产储量勘探计划,除个别矿种外已提前一年完成。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到目前为止,已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储量指标的主要矿种有,铁、石油、锰、铜、铅、钨等。已探明铁矿34.4亿吨;石油超过计划储量(5518万吨)一倍多。完成钻探进尺835万米,比解放前半个世纪总和大50多倍。

1956年12月31日,北京广播器材厂研制成功120千瓦短波广播发射机,并投入运行。

1956年12月,大连碱厂完成了年产30万吨纯碱的技术改造扩建任务。

1956年,有色金属综合研究所开始烟道灰提锗的研究;同年研制出冶金系统第一批还原锗样品,供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使用。同年开始了钽、铌、锆、锂提取的研究,并完成了硫酸法由绿柱石生产氧化镀的扩大试验。

1956年,山东501厂在冶金系统首次研制成功金属镓。

1956年,沈阳冶炼厂在冶金系统首次研制成功碲。

195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提出了野生动植物药材变家养、家种的要求。各级中药管理部门和药材公司采取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法,对部分野生药材进行试种和护管,并逐步取得了经验。一些常用野生药材变家种成功,并扩大种植,增加商品货源的品种共53种,使家种药材品种数量扩大近1/4。常用药用动物如鹿、麝等已获得了人工饲养成功的经验,并提供了部分商品。


▲ 1956年4月30日至5月10日,毛主席接见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

上一篇:忆那些年去过的三线工厂

下一篇:连江个体营业执照代办公司

锅炉资讯

锅炉资讯

锅炉学习

锅炉学习

锅炉视频

锅炉视频

锅炉百科

锅炉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