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的贯口
今儿个说个相声的话题。看到有人在讨论相声演员的“贯口”技能的帖子,下面评论里必有一片嘲讽以姜昆为首的体制内演员贯口技术差的
今儿个说个相声的话题。
看到有人在讨论相声演员的“贯口”技能的帖子,下面评论里必有一片嘲讽以姜昆为首的体制内演员贯口技术差的,以及一片称赞德云社的。
作为相声爱好者,我借着“贯口”这个话题聊聊相声有关。
任何一种文艺形式,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演化,社会或观众对它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这是正常的。
比如相声。
过去的时代,相声主要是在街头表演的艺术形式,面向的观众则主要是来来往往的各色普通劳动者。所以,口活儿和笑料,是旧时代相声演员吸引观众的必要技能。
撂地演出的艺人要有吸引观众围拢过来多站一会儿的方法。这样情况下的相声段子,并不需要内容情节的完整性,主要靠的是零散性的炫技或包袱儿。
一九四九年以后,相声成了登上大雅之堂的艺术形式,变成了主要是在舞台上演出的正式的文艺节目。这个变化就要求一段相声节目,在内容上要是一段有头有尾的完整的故事,而且内容还应该反映现实生活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只不过相声节目是通过让观众笑的方式来实现这些目的。(此处不讨论各个时期的相声的内容的问题)
因此,一九四九年以后,内容变成了观众对相声节目质量的主要要求,观众评价一段相声的好坏的标准,也主要是看这段相声内容上是不是有意义同时还很让观众笑。
后来,相声界的本子越写越差,相声开始没落了。这个时候,郭德纲起来了。
因此,想看贯口,可以就去看德云社,想找听真的相声的好作品(重点:完整的好作品),那么,还是得去听侯宝林、马季、苏文茂、高英培、牛群、姜昆等早期那些好作品。
可惜,现在的相声演员创作不出好作品,德云社又是主动选择不往高处走,而且还在给观众进行相声矮化知识的普及。
郭德纲是公开反主流的,强调回归相声本来的天桥基因。他的声音又大,可着劲儿地宣传,所以,一旦天天给观众强调相声艺人主要是要看贯口,观众就会被引导到关注贯口。这也属于带了风向和节奏。
艺术作品毕竟还是应该从技术和内容多方面综合考量的。比如,“挥鞭转”是芭蕾舞里非常高难度的动作。重要吗?当然重要,当然应该练成。但是,如果一个芭蕾舞剧团,天天对观众说,要评论芭蕾舞演员好不好,就看会不会“挥鞭转”,那很多观众就会关注挥鞭转。可是,如果一场芭蕾舞剧全部都是挥鞭转和其他炫技,内容粗糙甚至没有内容,又怎么能说这是一个好的芭蕾舞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