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精装公寓之浴室
上一篇我介绍了日本公寓住宅的精装修中的厨房,这里介绍公寓住宅的另一个基本使用功能:浴室。 在日本,浴室是生活中的很重要的
上一篇我介绍了日本公寓住宅的精装修中的厨房,这里介绍公寓住宅的另一个基本使用功能:浴室。
在日本,浴室是生活中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男人下班,不是在外面喝酒社交,就是回到家里入浴后进餐。良好的浴室环境是放松一天紧张工作的最佳途径(图1),看下面这样的浴室,我立刻就有想泡一泡的欲望。
公寓中的浴室主要由浴盆和淋浴组成。日本的浴室文化太悠久,从烧柴加热到燃油加热,发展到现在的燃气甚至用电-空气源热泵加热,经历了几代的变化,加上它与公共浴室、温泉文化之间的联系,足够写一部浴室的史记。其中最主要的特征是,浴室以浴盆为中心,淋浴多以坐浴为主,泡浴才是目的。日本将洗澡说成“お風呂に入ります”直译就是指“入浴盆”。当年为了研究比较中日的生活水量计算的差异,就发现了中国人尤其北方人洗澡以淋浴为主,日本人以泡澡为主的习惯差异。这里面有气候的缘故,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这种习惯差异,导致住宅设计用水量的标准相差很大,尤其是高级公寓的设计中,浴室相对于只使用淋浴的住宅淋浴房的设计,其占有面积要大得很多。住宅的面积越大房屋总价也越高,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住宅的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同时伴随着装配式建筑开发,早在1964年日本的整体式浴室就应运而生了。由于省时省力,整体浴室的发展非常迅速。下图是目前日本最新的的整体式浴室(图2),几乎无法看出这种浴室几乎全部出自于工厂预制化生产。通过多年的发展,整体式浴室的型材即底板、墙板、天花板、浴盆等都由最初的FRP(玻璃钢材料)变为SMC复合材料,SMC是飞机和宇宙飞船专用的材料,具有材质紧密、表面光洁、隔热保温、防老化及使用寿命长等优良特性。无论外观还是耐久性都改变了原有的廉价本质,材料表面可以有各种色彩、模仿各种材质花纹的选择。最主要的是非常便于水洗清洁。浴盆周边均设置了扶手,方便老人或行动不便的人安全使用。
图2右侧图中有一块板,那是为了预防浴盆中的水温不至下降太快而盖住浴盆以防浴盆水快速降温的保温盖板,盖板下方是浴盆水温的控制面板,与上回的《厨房篇》内外相对应。控制面板除了包括“运行(关停)、呼叫、加温、浴盆自动”等功能外,还有一个“优先”功能按钮,这是与厨房的远程控制面板之间设置以哪个控制优先的选择按钮,以避免内外控制的混乱。多年来,我一直在关注日本的浴盆水加热循环功能(图3),按理说,中国的大多数地区都缺水,拥有该技术的日本TOTO浴盆和日本能率燃气热水器两家公司均在中国建有工厂且具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但就是看不到这个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应用,使我至今纳闷。实际上,日本的很多家庭,仍然遗留着一家人轮流泡澡的习俗,而且浴盆只为泡澡解乏之用,浴盆水相对清洁,浴盆水的循环加热技术的节水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浴室除了具有洗浴功能外,增加了一些生活的辅助功能,比如说晾晒衣服等。日本是个岛国,大多数地区的降雨量都比较充足,相反,也给生活带来了不便。尤其是每年的梅雨季节或寒冷的冬季,衣服总是晒不干,就利用浴室本身需要通风换气,洗澡时需要采暖等加热设备的情况,发明了集通风换气、加热采暖、排湿烘干与一身的“干燥机”(图4)。干燥机的控制面板的内容包括:凉风、热风、通风、干燥、风速大小调整、风向调整、定时设置等,日本住宅一直提倡24小时通风换气,以有利于健康,而现代建筑的气密性都非常好,从浴室、卫生间或厨房排风,都需要相应的补风措施,才能形成房间内的空气对流和风量的平衡。
为了平衡排风的风量,日本的住宅内的每一个房间只要条件允许都会设置相应的新风口。在外墙侧,设置浴室卫生间排风时的普通新风口和与厨房排油烟机运行时联动的新风补风口(图5)。新风口内安装了相应的滤网,以过滤室外的灰尘。普通新风口多为手动开关,有全开、半开和关闭三挡。由于厨房的新风补风量较大,新风补风口常时打开会影响室温,所以补风新风口最近多使用与厨房油烟机联动的风口控制装置。
浴室内的排水完全依靠夹层板上的多向接管地漏,打开地漏的装饰盖板,可看到其内部结构是这样的,毛发等稍大污物的清理非常方便(图6),如此清洁的地漏颠覆了我对地漏的三观。浴盆、洗衣机的排水均汇集到此后排至排水立管,未设置存水弯的洗脸盆的排水也可以接入地漏。房间的排风量和新风量的不平衡,会在房间内产生强大负压而导致地漏的浅显水封遭到破坏,这就是很多家庭,常常出现开启排烟机或卫浴的排风机时房间不但不排风反而出现恶臭的原因。
以下的整体浴室的风格,你更喜欢哪一个(图7),反正我都喜欢。这种环境风格再加上合适的水温、舒适的室温,轻松解乏的效果不言而喻。能把一个整体装配式的浴室做到这般精致,也算是对装配式整体浴室太廉价太粗糙的正名。据说,这么一个浴室,如果条件具备的话,前后安装最多只需要一天时间。中国的整体浴室发展了近二十年,得不到普及推广,还是厂家自身找一下原因吧。
2019年2月8日